廿名初中生參觀「窯韻凝珍」石灣陶瓷展 沉浸傳統工藝之美
為深化學生對中華傳統工藝的認識,本校歷史科與美術科近日聯合組織20名初中學生,參觀澳門藝術博物館重磅展覽「窯韻凝珍——澳門藝術博物館藏石灣陶瓷大展」。活動結合兩大學科視角,引導學生從歷史文化脈絡與美學技法雙軌探索石灣陶瓷的千年魅力,學生直呼「大開眼界」!

跨學科實踐課堂:從歷史底蘊到美學鑑賞
是次展覽匯聚逾百件來自文弟士舊藏的石灣陶瓷珍品,融合中西特色, 包括人物塑像、動物陶塑及實用器皿等。歷史科教師帶領學生梳理石灣龍窯的發展歷程,從明代到近代工匠如何透過釉彩革新傳承技藝;美術科則聚焦雕塑技法與釉色變化,分析了素燒的特點和「鈞藍釉」「翠毛釉」「石榴紅」等獨特工藝如何成就石灣陶「百窯千變」的藝術高度。學生在《武松打虎》《鐵拐李》等生動傳神的經典作品前駐足良久,相機拍過不停, 記錄精美陶像。


課程連結與未來展望
歷史科老師指出,石灣陶瓷不僅見證中國民間信仰與審美流變,更是海上絲路貿易的重要物證,此行讓學生將教材內容立體化。美術科教師則強調,學生透過分析工匠如何將文學典故轉化為具象藝術,提升了符號解讀與創造力。


是次參觀不僅拓展了學生的文化視野,更啟發他們思考傳統藝術在當代的創新可能。有學生於反思札記中寫道:「原來一塊陶土背後,藏著整個時代的故事與匠人的靈魂。」這堂走出教室的藝術課,無疑為學子播下文化傳承的種子。

編輯:陳其龍老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