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華文化推廣課程:從經典童謠感受古箏之美》

中華文化推廣課程:從經典童謠感受古箏之美

我國民族樂器歷史源遠流長,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其中,作為民族樂器的佼佼者,箏(又稱“古箏”)流傳至今已有二千多年,是我國最古老、最富有特色的民族樂器之一。本學期澳門工聯職業技術中學小學部的中華文化推廣課程,就以“從經典童謠感受古箏之美”為主題,帶領一眾小朋友體驗古箏獨特的藝術感染力。

本期推廣課程由我校高勝源老師籌備及開展,有十多位同學參與。課程初段,高老師首先扼要地介紹中樂以及古箏的基礎知識,讓同學們對古箏深厚而豐富的歷史淵源有一定的了解。在其後的學習課,同學們從坐姿、手型、指法、唱譜等基本功開始,逐步而有序地學習古箏彈奏。

過程中,高老師又以一系列經典童謠,包括《小太陽》、《小時候》、《世界真細小》、《跳飛機》、《賣報歌》、《世上只有媽媽好》、《Do Re Me》、《紅河谷》、《故鄉的親人》、《洋娃娃與小熊跳舞》等,向同學們示範古箏演奏的方法、技巧與特色。透過一段段由古箏彈奏出來的熟悉的旋律,同學們都能享受其中,真切感受到古箏優美的音色與獨特的韻味,從而加深對古箏彈奏方面的理解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為增添校園的文藝氣息,澳門工聯職業技術中學會一如既往地舉辦多元化的課程和活動。同時,校方期望今後繼續透過“中華文化推廣課程”的系列活動,在校園、社區等層面上積極推動和發揚中華文化,讓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普及至年輕一代,使之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。